menu-icon
anue logo
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
search icon

AI





  • 美股雷達

    根據 ReadMultiplex 平台的報告,人形機器人正引領全球機器人技術變革,逐步應用於高收入家庭和工業生產領域,預估到 2030 年,全球市場規可望達到 24 兆美元,解決勞動力短缺並改變社會生產生活方式。 報告稱,人形機器人產業具有巨大發展潛力,因具備家務協助、兒童教育、老人照護等功能,將推動製造業和服務業的轉型升級。






  • 台股新聞

    鉅祥 (2476-TW) 今 (2) 日公布最新獲利資訊,2025 年第一季稅後純益 2.24 億元,季減 15.97%,年增 0.67%,每股純益 1.07 元,鉅祥在第二季起將陸續有海內、外陸續有三座新廠加入,同時在 AI、雲端高速運算應用需求的增加之下,將明確挹注成長動能向上挑戰新高鉅祥在 2025 年第二季起在台灣觀音新廠、中國惠州廠及菲律賓廠都將加入量產的行列,同時,菲律賓廠的新建置,目前規劃加入電鍍製程,有利於吸引更多新客戶的下單。






  • 台股新聞

    光通訊廠上詮 (3363-TW) 強化矽光封裝的開發,上詮董事長林松福表示,除了取得的重大技術突破,也強化自動化生産與測試設備的開發,滿足客戶在矽光晶片的封裝需求,並與多家國際客戶展開試量產規劃,矽光研發雖對短期營運有壓力,但預計 2025 年仍是迎接轉型成長的重要一年。






  • 近期,大批美國聯邦僱員遭解聘,根據 Layoffs.fyi 的數據,自政府效率部 (DOGE) 成立以來,已有超過 6.1 萬名員工被裁員,但即使是民營企業也一樣腥風血雨,科技業至 3 月底裁員人數僅 2 萬多,但僅僅過去一個月,該數字已超過 5 萬,顯示出裁員加速趨勢。






  • 美股雷達

    據《Investing.com》周四 (1 日) 報導,摩根士丹利 (Morgan Stanley) 將台積電 (TSM-US) 重新列為首選個股,理由是大型科技公司帶動的強勁人工智慧 (AI) 資本支出,以及多項關鍵疑慮的緩解。摩根士丹利分析師在報告中寫道,「隨著 Meta(META-US) 與微軟 (Microsoft)(MSFT-US) 釋出強勁的 AI 資本支出展望,我們將台積電重新納入首選名單。






  • 專家觀點

    美國公佈第一季 GDP 意外創下自 2022 年以來首次負成長。但神奇的是,美股四大指數竟呈現利空不跌的走勢。這明顯揭露了 -- 川普關稅利空背後藏著華爾街的陰謀序幕!根據美國商務部的數據,2025 年第一季經濟成長率掉到負 0.3%,完全不如市場預期的 0.4% 正成長。






  • 《彭博》引述消息人士報導,美國政府正考慮放寬輝達對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(UAE;阿聯) 的人工智慧 (AI) 晶片出口限制,並可能於 5 月中旬美國總統川普出訪中東期間,宣布啟動雙邊半導體合作的初步意向。此舉有望為阿聯的 AI 雄心開綠燈,同時也顯示川普政府對中國以外地區 AI 政策的態度轉變。






  • 美股雷達

    蘋果 (AAPL-US) 周四 (3 日) 盤後公布 2025 會計年度第 2 季財報,雖然營收、獲利、iPhone 銷售均優於市場預期,但投資人幾乎都聚焦在關稅對未來的影響上,加上大中華地區銷售令人失望,盤後股價下跌約 4%。1. 關稅成本庫克表示,上季因關稅受到的「影響有限」,不過,在沒有新關稅或其他重大改變的情況下,關稅將導致本季 (第 3 季,6 月為止) 成本增加 9 億美元。






  • 《路透社》週四 (1 日) 報導,輝達 (NVDA-US) 執行長黃仁勳 (Jensen Huang) 近日在與美國國會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閉門會議中指出,美國對中國的 AI 晶片出口限制,可能將助長華為在全球 AI 晶片市場的競爭力。黃仁勳警告,若中國初創企業 DeepSeek 或其他開源 AI 模型轉向華為晶片,將可能帶動華為產品的國際需求上升。






  • 美股雷達

    蘋果 (AAPL-US) 周四 (1 日) 盤後公布上季 (2025 年第 2 季,3 月為止) 財報,營收獲利均優於市場所料,iPhone 銷售也比市場預期亮眼,但大中華地區銷售失色,導致盤後股價走跌,並預估若美國關稅稅率不變,本季 (第 3 季,6 月為止) 關稅成本將增加 9 億美元。






  • 《The Verge》週四 (1 日) 引述知情人士報導,微軟 (MSFT-US) 正準備在旗下雲端平台 Azure 上托管由馬斯克 xAI 公司開發的人工智慧模型「Grok」,此舉不僅可能加劇微軟與 OpenAI 的緊張關係,也被視為其加速布局 AI 基礎設施的重要策略。






  • 根據《CNBC》周四 (5/1) 報導,晶片龍頭輝達 (NVDA-US) 與人工智慧 (AI) 新創公司 Anthropic 近日就美國 AI 晶片對中出口限制問題爆發罕見公開衝突,彼此在言詞上劍拔弩張。輝達指控 Anthropic 藉政策打壓競爭,甚至嘲諷其提出的走私說法是「天方夜譚」。






  • 2025-05-01
  • 隨著中美貿易戰升溫,美國國防部於 2023 年底啟動了一項利用人工智慧(AI)模型預測關鍵礦物供應與價格的計畫,該項目現已由非營利組織「關鍵礦物論壇」(Critical Minerals Forum, CMF)接手管理,旨在降低美國對中國礦產供應的依賴。






  • 在羅馬與柏林舉行的一系列高層對話中,知名政治經濟學者托馬斯 · 弗格森(Thomas Ferguson)針對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政策提出深刻見解。他指出,這些政策不是一時衝動的產物,而是反映出一場跨越多年的戰略規劃,以及正在進行中的全球政治經濟重組。






  • Seaport Research Partners 的一位分析師週三 (30 日) 對輝達的股票給予「賣出」評級,理由是包括人工智慧 (AI) 支出在內的多項潛在風險,尤其是來自輝達客戶方面的支出疑慮。儘管輝達是當前 AI 熱潮的最大贏家之一,但 Seaport 分析師 Jay Goldberg 在報告中指出,該公司「未來的前景已被充分了解,並大致反映在股價中」,輝達,年初至今已累計下跌 21%。






  • 美超微 (Super Micro)(SMCI-IUS) 發布的初步財報遠不如預期,與客戶轉向輝達 (NVDA-US) 晶片可能有關,但這個消息也引發對整體人工智慧 (AI) 支出的擔憂,導致包括輝達 (NVDA-US) 在內一干科技股下跌。美超微周三 (30 日) 終場下跌 11.5% 至每股 31.86 美元,盤中一度崩跌 16%,在 AI 伺服器市場的競爭對手紛紛下挫,戴爾 (DELL-US) 盤中跌幅最多將近 5%,慧與 (HPE-US) 跌 1.8%,晶片製造商股價也走低,輝達 (NVDA-US) 一度挫跌 2.8%,美光 (MU-US) 跌 2.6%,博通 (Broadcom)(AVGO-US) 跌 1.9%,不過上述個股到尾盤大多收斂跌幅。






  • 美股雷達

    據《CNBC》報導,輝達 (Nvidia)(NVDA-US) 執行長黃仁勳周三 (4 月 30 日) 表示,中國在人工智慧 (AI) 領域「並不落後」,並稱華為是「全球最具實力的科技公司之一」。黃仁勳在華府一場科技會議上向媒體表示,中國目前或許「略落後於」美國,但雙方差距並不大。






  • 美股雷達

    微軟 (Microsoft)(MSFT-US) 周三 (4 月 30 日) 盤後公布 2025 會計年度第三季 (截至 3 月 31 日) 財報,在雲端業務 Azure 強勁成長驅動下,表現優於市場預期,帶動盤後股價勁揚。截至發稿,漲逾 8%。






  • Google 母公司 Alphabet(GOOGL-US)執行長皮查伊 (Sundar Pichai) 周三 (30 日) 在美國反壟斷審判上透露,希望旗下人工智慧 (AI) 模型 Gemini 今年內能成為 iPhone 內建選項之一,顯示 Google 正積極爭取與蘋果合作拓展 AI 版圖。






  • 根據彭博報導,輝達 (NVDA-US) 執行長黃仁勳周三 (30 日) 在華府公開呼籲川普政府應重新檢視並調整現行的人工智慧 (AI) 技術出口管制規則,強調若美國希望在全球 AI 競賽中保持領先,就必須讓 AI 技術更快、更廣泛地擴散至全球市場。